相关阅读
作者:朱可夫
(相关资料图)
俄乌冲突局势似乎对俄军不利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乌军突然炮击俄罗斯国土,12个乌军旅和1000多辆乌军军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展开反击,很有可能会入侵俄罗斯本土。俄军正在遭受2023俄乌冲突以来非常严重的战场危机。
下面对相关的战局做具体介绍。
第一,乌军炮击俄罗斯本土,而且乌军在2023年3月到4月不停地炮击俄罗斯本土,给俄罗斯安全带来巨大危害。
根据俄乌冲突的最新战局显示,乌军炮击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一个丛林,这个丛林里面可能有俄军的目标,乌军猛烈炮击别尔哥罗德州的做法,消灭俄军是其次,但给俄罗斯示威却是非常明显的。这至少表明乌军目前是有能力全面打击俄罗斯本土的目标,至少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军民构成严峻威胁。
就在2023年4月初,乌军炮击了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等多个地区的俄军目标。这些炮击从3月份开始,乌军无人机频繁地侦察俄罗斯边境地区,将俄罗斯边境的目标做记录和定位。随后,乌军果断采取炮击的方式将这些目标预计摧毁。乌军的炮击给俄军以相当沉重的打击,虽然乌军没有公开入侵俄罗斯本土,但频繁地炮击已经让俄罗斯感觉到无比的头大。由于俄罗斯多数部队都集结到乌克兰境内参战,消灭乌国军队主力,俄军边防线已经没有太多的正规军驻守,缺少对应的防空系统,导致俄军边境目标遭到了乌军的大规模炮击。
所以,俄军边境地区遭到炮击的事情就反映出一个问题:高技术战争,人力资源依然是占据主要的,不要被美国打得海湾战争面目所迷惑了。高技术战争,人力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同等重要,在某些时候,人力资源依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国防动员依然是保持国家战争潜力,维护国土尤其是边境安全的重要手段。像俄乌冲突这种作战,俄军正规军都去了前线,俄罗斯漫长的边境线就应该交给边防军、民兵或者预备役部队去守卫,俄罗斯国内动员的预备役光去补充乌克兰前线的战损,而不是守卫边境线,这是俄罗斯国防动员的一个致命的错误,需要其他国家去吸取这个错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二,乌军大规模战备,或有入侵俄罗斯本土,摧毁俄罗斯纵深地区军事目标的可能。
这个是真的吗?乌军入侵俄罗斯本土?
答案是概率很大。
理由——
1.乌克兰政府早就有瓜分俄罗斯的计划,2022年3月,卢甘斯克战局对乌军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乌克兰代表在北约提出了一个胆子很大的计划。乌军一旦把俄军打退了,那下一步乌军极有可能会进攻俄罗斯本土,而乌克兰甚至邀请立陶宛和波兰等国一起去瓜分俄罗斯国土。这个想法虽然说是看起来很异想天开,甚至感觉有些无厘头,但这个想法既然能说出来就说明乌克兰当局确实存在一个对付俄罗斯本土的军事打击计划,这个计划会对俄罗斯构成亡国灭种的威胁。
那么,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要俄军主动打响俄乌冲突呢?俄军打响俄乌冲突就是不让战火在俄罗斯境内爆发呀。乌军一旦大规模入侵俄罗斯,那下一步乌克兰要瓜分俄罗斯国土了,乌军会在北约的支持下彻底肢解俄罗斯。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为了保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不受到直接的损害,俄罗斯与其让战争在本国境内爆发,不如直接出兵到国外去反击乌军的挑衅。俄罗斯此举保护了自身的国家安全。
所以通过以上的案例和线索介绍就能看出,乌军极有可能存在军事入侵俄罗斯,肢解俄罗斯国土的计划。俄罗斯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就得坚决防止这个计划的发生,坚决挫败任何性质的针对俄罗斯国土的一切入侵阴谋。
2.乌军正在部署新的作战部队,做好反攻的准备,有入侵俄罗斯国土的行动准备。
如果乌克兰光有这个想法,没有实施,这还好说。但现在乌军极有可能把想法要实施了,变成实际行动了。
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乌军已经组建了12个旅的新部队。根据最新的资料,俄乌冲突乌军伤亡已经在70万人了,正规军早都换了好几茬官兵。但乌军依然用“保卫国土抵抗俄军侵略”的名义动员老百姓参军,也确实有相当多的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主动或者被动的参军。乌军就紧急组建12个旅的兵力,配备1000多辆坦克步兵战车,包括T72改进型坦克、M2步兵战车、黄鼠狼步兵战车、豹2坦克等武器,在相关作战地区展开对俄军的决定反击。乌军第82旅在内的7个旅将在5月底到来之前完成全线作战准备,随时准备对俄军展开反击,打赢夏季反击战,并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入侵俄罗斯国土。
3.美军的MQ9无人机、U2侦察机在东线战场侦察俄军情报,这可能也是给下一步乌军入侵俄罗斯国土做好情报的支持。
所以,乌军确实有可能会进攻俄罗斯国土,俄罗斯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需要做好战备工作,坚决守护好国土安全。
关键词:
上一篇: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当前视讯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4-08
2023-04-08
2023-04-08
2023-04-08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