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 图/IC photo
可惜的是,老干妈这些年轻化的营销,普遍给人“尴尬”的观感 。它们没有统一的打法,时常显得用力过猛,与以往的品牌形象南辕北辙。
本文 首 发于 南周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老干妈微博微信全部断更”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发现老干妈多平台账号处于断更状态。
@老干妈风味食品微博账号主页显示,“该企业资质未经过年审”,无微博内容显示。老干妈微信公众号最近一条更新停留在2022年3月。老干妈的抖音官方旗舰店账号最新一条更新视频也停留在去年11月22日。
相较于其他新兴的辣酱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风生水起,老干妈的社交运营可以说是“老”了——老干妈品牌的“老化”是近两三年来被广泛提及的话题。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奉行“不集资、不上市、不贷款”的老干妈,成为辣酱品牌的代名词,也是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的国民品牌。然而,老干妈近年来的经营状况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老干妈在被年轻人抛弃。老干妈“老”了?它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老干妈遭遇挑战
1984年,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工艺,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
一经推出,该调料大受欢迎,陶华碧于1996年创办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1997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很快,老干妈热销全国。进入新世纪之后,老干妈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产值从数亿元不断攀升,最高时突破50亿元。
在20多年时间里,老干妈慢慢成长为一个国民品牌,在消费者当中享有很高的美誉。
一方面是因为老干妈传奇般的发展经历。陶华碧,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村妇女,把老干妈经营得红红火火,这打动了无数人,加上老干妈始终坚守陶华碧“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的信念,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说话,这种“朴素”的经营理念也给品牌形象加分。
另一方面,老干妈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许多老百姓的“下饭神器”。尤其是对于那些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而言,异国他乡的一罐老干妈就是家乡的意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情。所以很多有留学经历的人,对老干妈始终有着特殊的滤镜。
再加上老干妈强势的铺货能力——无论是一线城市的大型商超,还是农村里的普通小卖铺都有老干妈的身影,以及老干妈强大的价格控制能力——“比它便宜的品牌赚不到钱,而比它贵的又难以打开市场”,老干妈长期坐稳辣酱市场的头把交椅。
不过,风光逐渐在变成过去,哪怕目前老干妈仍然是辣酱市场的巨头,市场份额却不断下滑,这首先直观体现在营收数字上。
去年11月,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与贵州省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2022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该榜单中,老干妈2021年的营收为42.01亿元,跌出前10位,位列第11位。
在同一榜单中,老干妈以54.03亿元的营收位列2020年的第6位,这意味着2021年的营收比2020年减少约12亿元,同比下滑约22.25%。2016-2019年,老干妈的营收分别为45.5亿元、44.47亿元和43.28亿元、50.23亿元。换句话说,老干妈2021年的营收已经跌至近年新低。
当“老干妈跌出贵州民企前十”刷屏网络,老干妈随后作出回应称,“营收短暂下滑完全在意料之中,这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之前就做过预判和预案,目前已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不少市场分析者仍认为老干妈的经营正遭遇严峻挑战。
▲图/IC photo 老干妈的“内忧外患”消费者对老干妈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创始人陶华碧。2014年,陶华碧将个人股份转让给儿子,全身而退,老干妈进入“后陶华碧时代”。
后陶华碧时代,老干妈的经营很快出现“内忧”——“变味”风波。经营者为节省成本,把老干妈最重要的原料辣椒给换了,通过采用市价更低的河南辣椒替代贵州辣椒,来实现成本的降低。
说都是辣椒,贵州特有的小尖椒其实有着独特的香味。当老干妈原材料变化之后,敏锐的消费者很快察觉出老干妈味道变了,“老干妈味道不如从前”的声音不胫而走,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批评。
2019年,陶华碧复出,再次执掌老干妈,并整顿原料,才暂时扭转营收下滑的趋势,只是“老干妈口味变了”的印象已经覆水难收,对品牌声誉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解决了口味之变的“内忧”,“外患”却愈演愈烈。最近10年,辣酱市场的竞争加剧。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涌入辣酱市场。另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辣椒酱产量约157.4万吨,需求量为125.3万吨,供过于求。
除了老牌调味品公司进军辣酱市场外,也有各路新兴辣酱品牌崛起。譬如海天、李锦记、李子柒、吉香居、饭爷、川娃子、饭扫光、虎邦辣酱、佐大狮等推出的辣酱产品,在市场上都占据一席之地。老干妈的对手增多,它丢掉的市场份额很快被其他品牌吃掉,并进一步威胁老干妈龙头老大的位置。
老干妈如何“年轻”显然,老干妈不能永远依赖于陶华碧。陶华碧2019年重新执掌老干妈,公司出现复苏迹象,但没能一直延续下去。症结在于,老干妈“老”了,让它不断流失年轻消费者。
老干妈也曾努力地与年轻消费者靠近。
比如2018年“双11”,老干妈与时尚杂志《男人装》跨界联名,推出“定制礼盒”“定制手提袋”,甚至连瓶身上的“老干妈”也换上了颜色艳丽的衬衫,“化”了精致的妆容。2019年,老干妈打造魔性洗脑MV《拧开干妈》,魔性的剪辑、鬼畜的舞蹈再加上不断循环的洗脑神曲,试图让品牌显得新潮年轻……
可惜的是,老干妈这些年轻化的营销,普遍给人“尴尬”的观感。它们没有统一的打法,时常显得用力过猛,与以往的品牌形象南辕北辙。
当直播带货火爆之后,老干妈也尝试入局,在2022年才开启了直播。在直播带货成为很多品牌的重要渠道的今天,对于高度依赖线下渠道的老干妈来说,直播带货的让利却很可能会对线下渠道的价格体系、分销体系产生冲击,直播带货不见得是一个好选择。
雪上加霜的是,老干妈直播带货中出现的“陶华碧”并不是本人现身直播间,而是把陶华碧的一个采访视频拿过来,负责产品介绍的声音则纯属于带货主播的“画外音”。老干妈直播带货的成绩乏善可陈,三个月销售额不足百万,而抖音直播间去年11月更是停更至今。
对于老干妈来说,品牌的“年轻化”不是这些形式上的“伪年轻”,恰恰相反,消费者普遍对老干妈有情怀的滤镜,不妨就保持原有的品牌形象。老干妈的“年轻化”,指涉的应是产品口味的“年轻化”——让它的口味跟得上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很多年轻人不仅希望辣酱口感好,也希望辣酱能低油低盐、吃得健康,市面上一些主打“0卡”“0脂”的新型辣酱品牌由此受到年轻人欢迎,“重油重盐”的老干妈便不是优先选择。再比如,调查显示,中国各年龄层群体中00后、90后一人食占比较高,分别为73.7%和65.4%。很多辣酱品牌就从“一人用餐”上下功夫,成为广大单身年轻人的选择。
从产品与消费场景等入手,重拾年轻消费者,或许才是老干妈“年轻化”应该着力的方向。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